立式球磨機
發布時間:
2020-08-10
瀏覽量 :
立式球磨機適合于研磨和分散顆粒較粗較硬或有假稠現象的物料,利用立式球磨機磨出的物料粒度均勻、顆粒細微,立式球磨機也可將幾種物料極均勻的混合在一起。 工作原理 利用攪拌軸帶動研磨介質做強制機械剪切研磨作用,由物料泵經磨筒底部濾網、管道上,輸送到磨筒上口,使物料與介質充分接觸、研磨,完成一次循環,達到細度要求為止。 設備優點 立式球磨機集物料的分數、研磨于一體,研磨介質撞擊激烈,適用高粘度、難于研磨的物料,如高難磨碳黑等,與其他球磨機相比具有以下優點: 1.通風烘干能力強,利用窯尾廢氣烘干生料中的水分; 2.研磨缸內無死角,均質效果好,設備少,操作簡單; 3.特殊攪拌軸結構,增加媒介碰撞率,提高研磨次數; 4.生產調節控制方便,對各種性能原料適應性強; 5.雙層筒體,特殊冷卻循環路,冷卻性能好,出料快,易清洗; 6.系統漏風少,可降低處理廢氣的電除塵器規格、投資與電耗。 使用保養 1、將設備平放在打好的基礎上,用螺栓緊固。 2、開車前檢查各轉動部位是否運轉靈活,電機電器接線端是否牢固可靠,減速機是否加足潤滑油。 3、停車后及時清洗,以防物料干皮、結固,影響下次開車。 4、該機裝好后,研磨介質在沒加物料前,禁止開車。 球磨機是物料被破碎之后,再進行粉碎的關鍵設備。它廣泛應用于水泥,硅酸鹽制品,新型建筑材料、耐火材料、化肥、黑有色金屬選礦以及玻璃陶瓷等生產行業,對各種礦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進行干式或濕式粉磨。 試機操作 球磨機安裝完成,經檢驗合格,即可進行空車試運轉。球磨機的試運轉應由熟練的球磨機操作工負責進行,并嚴格遵守球磨機安全操作規程。 (一)空運轉的連續運轉時間不少于12-24小時,運轉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。 (二)空運轉試機正常即可進行負荷試運轉。負荷試運轉應分階段進行。負荷運轉中應視排料情況進行喂料,避免鋼球和筒體襯板不必要的磨失和損壞。 1、加入適當物料和1/3數量的鋼球(最大裝球量參看球磨機總圖)試運轉12-24小時。 2、加入至2/3數量的鋼球運轉24-48小時。 3、根據球磨機排料情況,合格產品的產量,參照同類選礦廠球磨機的實際裝球量,確定本臺球磨機的合理裝球量,進行步少于72小時的試運轉。 (三)上述負荷量的增加和試運轉時間的長短,以大小齒輪和減速機齒輪的跑合情況(溫升、噪音、齒面接觸等)為依據進行確定。在齒面接觸精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前,不得滿負荷運轉。 (四)試運轉中冷卻、潤滑系統應工作正常。主軸承、傳動軸承、減速機溫度應正常。 (五)裝入2/3數量的鋼球試運轉24-48小時后,應檢查并再次擰緊全部螺栓。 (六)試運轉工作要認真做好各項記錄。
立式球磨機適合于研磨和分散顆粒較粗較硬或有假稠現象的物料,利用立式球磨機磨出的物料粒度均勻、顆粒細微,立式球磨機也可將幾種物料極均勻的混合在一起。
工作原理
利用攪拌軸帶動研磨介質做強制機械剪切研磨作用,由物料泵經磨筒底部濾網、管道上,輸送到磨筒上口,使物料與介質充分接觸、研磨,完成一次循環,達到細度要求為止。
設備優點
立式球磨機集物料的分數、研磨于一體,研磨介質撞擊激烈,適用高粘度、難于研磨的物料,如高難磨碳黑等,與其他球磨機相比具有以下優點:
1.通風烘干能力強,利用窯尾廢氣烘干生料中的水分;
2.研磨缸內無死角,均質效果好,設備少,操作簡單;
3.特殊攪拌軸結構,增加媒介碰撞率,提高研磨次數;
4.生產調節控制方便,對各種性能原料適應性強;
5.雙層筒體,特殊冷卻循環路,冷卻性能好,出料快,易清洗;
6.系統漏風少,可降低處理廢氣的電除塵器規格、投資與電耗。
使用保養
1、將設備平放在打好的基礎上,用螺栓緊固。
2、開車前檢查各轉動部位是否運轉靈活,電機電器接線端是否牢固可靠,減速機是否加足潤滑油。
3、停車后及時清洗,以防物料干皮、結固,影響下次開車。
4、該機裝好后,研磨介質在沒加物料前,禁止開車。
球磨機是物料被破碎之后,再進行粉碎的關鍵設備。它廣泛應用于水泥,硅酸鹽制品,新型建筑材料、耐火材料、化肥、黑有色金屬選礦以及玻璃陶瓷等生產行業,對各種礦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進行干式或濕式粉磨。
試機操作
球磨機安裝完成,經檢驗合格,即可進行空車試運轉。球磨機的試運轉應由熟練的球磨機操作工負責進行,并嚴格遵守球磨機安全操作規程。
(一)空運轉的連續運轉時間不少于12-24小時,運轉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。
(二)空運轉試機正常即可進行負荷試運轉。負荷試運轉應分階段進行。負荷運轉中應視排料情況進行喂料,避免鋼球和筒體襯板不必要的磨失和損壞。
1、加入適當物料和1/3數量的鋼球(最大裝球量參看球磨機總圖)試運轉12-24小時。
2、加入至2/3數量的鋼球運轉24-48小時。
3、根據球磨機排料情況,合格產品的產量,參照同類選礦廠球磨機的實際裝球量,確定本臺球磨機的合理裝球量,進行步少于72小時的試運轉。
(三)上述負荷量的增加和試運轉時間的長短,以大小齒輪和減速機齒輪的跑合情況(溫升、噪音、齒面接觸等)為依據進行確定。在齒面接觸精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前,不得滿負荷運轉。
(四)試運轉中冷卻、潤滑系統應工作正常。主軸承、傳動軸承、減速機溫度應正常。
(五)裝入2/3數量的鋼球試運轉24-48小時后,應檢查并再次擰緊全部螺栓。
(六)試運轉工作要認真做好各項記錄。
關鍵詞:
了解更多動態
聚焦企業實時動態,發布新權威資訊

官方公眾號